2024 iPad Pro 使用体验

2024 iPad Pro 11 英寸体验

2024 iPad Pro 使用体验

我的 2024 iPad Pro 是正式开售前一天,也就是 5 月 14 号预约下单的。本来以为预约这么晚,得等好久才能轮到给我发货。但开售当天(5 月 15)苹果就给我发货了,5 月 16 号收到了快递。到写文章的这一天,我差不多体验了一周了。

我购买的 iPad Pro 型号是 11 英寸、512G 存储空间,深空黑色,M4 芯片。之所以买 512G,是因为我手机的存储空间是 256G,但是快满了。想着 iPad 会存一些大文件,比如视频、笔记、绘画等,就上了 512G。

上手体验

2024 款 iPad Pro 给我的最深的印象就是——真的超薄!拿在手上就生怕把它捏弯了,iPhone 15 Pro 都没它薄。

新款 Pro 能做到这么薄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屏幕换上了 OLED 屏,比之前的 Liquid LED 少了背光板等,减小了厚度。新款 Pro 用的是双层 OLED 屏,能提高亮度,同时减少屏幕寿命损耗(两层都发光,每层的亮度就不需要那么高了)。实际体验下来,它的屏幕素质确实没得说,很惊艳。

M4 芯片很给力。我用它打了局英雄联盟手游、玩了极品飞车,愣是没感觉有一点热量。虽然 512G 的 Pro 用的 M4 也是残血的,但是这个性能也是足够应付绝大部分场景了。

深空黑色很个性,搭配上黑色的智能双面夹,会有一种浓浓的科技风。

我上一台 iPad Pro 还是在大学的时候买的。当时买的是最后一代非全面屏 Pro,笔也是第一代必须插屁股才能充电的笔。那一台 Pro 和这一台相比,就像是科技跨越了世纪。

其他配件

iPad Pro 到货的那周周末,我就去三里屯 Apple 店买了 Apple Pencil Pro 和智能双面夹。当时很纠结要不要买新出的妙控键盘。最后听了苹果店员工的建议,选择了智能双面夹。他说我的大部分工作还是得在电脑上完成,给 iPad 配一副键盘的意义不大,毕竟我的工作不像一些其他岗位,拿着 iPad 就能干活。

Pencil Pro 握持感很舒服,我喜欢它的重量。如果笔太轻了,握着写字就会飘;太重了的话,又会导致写字容易疲惫。新款笔的重量我觉得是刚刚好的。这次新出的轻捏、侧旋、触觉反馈等功能也挺实用。只不过我现在还不是很会画画,以后可以在小红书、油管等地方学学 Procreate。

智能双面夹的手感也很舒服,有点磨砂感。跟 iPad 本体的厚度加起来也没有很厚,整体还是给人一种非常薄的感觉。

能替代电脑?

当然不能。iPadOS 目前还无法和 macOS 相比。

iPad 上面的 Swift Playground 虽然也能写代码,也能用 Swift package(这一点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但它跟 Xcode 还是差远了。无法作为一个真正 IDE。iPad 上面也缺少诸如 IDEA、vscode 等生产力软件。由于文件管理系统的限制,git 在 iPad 上面也无法完美运行。

iPad 上面的 Final Cut Pro 居然还得另收费。我当初买 MacBook Pro 的时候是连带着买了教育优惠的 Final Cut Pro、Logic Pro 等五件套。但是在 iPad 上,我需要另外花钱才能用这些软件。

下一台电脑还得是电脑。

Read more

iOS 18 初体验

iOS 18 初体验

错过了凌晨的的 WWDC24 发布会,今早从各大媒体中获悉了此次版本更新的主要内容。与之前爆料的内容相近,此次更新主要是针对 AI 、桌面和隐私等。 到公司后发现 iOS 18 的开发者预览版已经可以安装了。于是到工位立马插电开始下载更新系统。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自己日常使用的设备上安装 beta 版系统,之前都是在测试机上尝鲜。 下面是系统更新之后的一些体验。 控制中心更灵活了 * 控制中心左上角增加了一个加号➕按钮,点击后可以添加更多控制中心选项(长按空白区域也能触发)。这个功能是把「设置」中的控制中心设置挪到了控制中心面板上。 * 右上角增加了一个电源按钮,点击后可以选择是否要滑动关机,取消后立即进入锁定状态,必须使用密码才能解锁。 * 控制中心支持翻页了。可以上下滑动切换页面,目前我的设备上分页分别为「常用」「音乐」「网络连接」。如果开启了「家庭」的话,还会多一个家庭的分页。实测这个分页会影响控制中心的关闭手势—想要上滑关闭控制中心时,系统却将其识别成了上滑翻页。子页面可以通过长按移出和添加。 * 控制中心选项按钮支持调节大小了,并且支持了更多类型的选项(甚至可以

By Gray
绘画临摹·其一

绘画临摹·其一

新 iPad Pro 到手后,我第一时间把几年前买的 procreate 重新下载安装到了新设备上。我自知我没有多少艺术细胞,但还是按耐不住内心创作的渴望。尤其是前段时间看了《月亮和六便士》之后,这种渴望就愈来愈强了。 生命在于创作。绘画是一种创作的形式,也是表达和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我在小红书上收藏了一些绘画的笔记,照着临摹了一些。 第一张我给它起名叫《日》。图层比较简单,依靠一些色彩和高斯模糊特效就可以完成。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二幅是雨天景色,主题色是绿。原作者画的很棒,但是我临摹的不太行,好多细节没有处理好,比如山峦的边缘没有涂抹好,山峦缺乏层次感,山峦和水面(是的,底下是水…)的交界处也没有清晰的表示出来,水面颜色不够通透。原作里面有几头牛,我实在画不出来,索性放弃了。 原作链接: 小红书 端午粽子简笔画。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 原帖: 小红书 蓝天白云。 原帖: 小红书

By G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