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游记——一个传统而又现代的城市

这是 2024 年的最后一场旅行,从北京到香港,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去香港,一方面是想领略一下它的文化和风光,另一方面是想办一个香港银行卡,买港美股以及海外收付款。
从北京到香港,动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乘坐 D903 次动车,晚上八点登车,睡一觉,第二天一早就到深圳北了。再从深圳北坐高铁过口岸到香港西九龙,差不多上午九点多就能到达香港。深圳北到西九龙的高铁车次非常多,不用担心买不到票。
密集的建筑
香港给我的初印象就是——这里的楼房真的很密集。不光是住宅区又高又密,商业区的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也几乎只有街道相隔,很少见到大型的公园或者绿化带。土地利用率很高。这一点和北京差别还是挺大的。北京虽然也是寸土寸金,但是市内绿化面积很高,大型公园也很常见。

街上密集的建筑,让人第一眼看就知道这是香港。


密集的建筑

旧与新,传统与现代
在香港,不同地区的风格面貌会相差很多。你既能见到破旧不堪、需要修缮的古老楼房,也能见到银光闪闪、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大厦。这种新与旧的切换,传统和现代的反差,总是能给人强烈的震撼。这正是香港的魅力所在。


老旧的建筑


左图为东昌大厦、中银大厦、长江集团,右图为中环摩天轮
维多利亚港和中环摩天轮
维多利亚港是香港的中心,是香港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不管是白天去还是晚上去,维港的景色都不会让你失望。维港的夜景还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
维港我们三天去了三次,一次是看夜景、一次看白天景色,还有一次是坐中环摩天轮在高空欣赏维港夜景。我们去乘坐中环摩天轮的那一天正好是摩天轮日,票价仅收 5 港币/人——不过排队的人也非常多。




维港白天景色(有雾)
晚上去维港,不要瞎走,找个人多的岸边看。我们第一次去维港绕着岸边走到了头,发现再找地铁和公交就很麻烦了,路弯弯绕,差点迷路。另外不得不吐槽一下高德和百度了,用它俩看个公交路线或者不太复杂的导航还行;路况稍微一复杂,小路一多,就不太好使了。


维港夜景。左图为岸边拍摄,右图为摩天轮上拍摄
去维港,一定要坐一次天星小轮。票价很便宜,还能欣赏海上风光。




天星小轮
太平山顶
太平山顶也是一个观景的好地方。在山顶可以俯视环绕在维港周围的高楼大厦。登顶可以选择坐公交,也可以坐缆车。不过这个缆车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以为是吊一条钢丝绳那种缆车,像香山那样,但它其实是一个斜向上开动的轻轨车。太平山缆车的票价不便宜,我们登顶是坐缆车(排了很久的队),下山是坐公交车(景色也不错)。缆车的速度很快,动力很强,几分钟就能拉着满满一车的人登顶。


山顶缆车观光(车内人、排队的人都非常多)
抵达太平山顶后,会先进入一个类似商场的地方,里面有各种卖货的商家。这个商场是有好几层的,想要进入商场的最顶层观看太平山顶景色,需要额外购票。——我们没有购买,选择了在商场外面的平台上拍照。拍完照,往外走几步就能坐公交下山。




太平山顶俯瞰香港 & 山顶豪宅
香港美食
在香港这几天,我们没有去吃特别高档的餐厅,而是选择去一些比较有名的小馆子打卡。国内的小红书等平台也能搜到有关香港美食的推荐。香港吃饭的消费水平比北京稍贵一点点,在接受范围内。虽然价格贵,但人家给的东西不虚。不像北京面馆,二三十的牛肉面里只有少得可怜的几块肉。
荣记粉面
抵港后吃的第一顿正餐是铜锣湾的荣记粉面。店内设有最低人均消费 41 港币,而且微信支付宝扫码的话要按港币人民币一比一付款。味道是偏咸酱香的,不辣,符合南方广东这一片的喜好。炸猪皮和牛肚挺好吃。香港的粉丝吃起来不是软绵绵的,有点硬,有嚼劲。


荣记粉面
食神
没想到这家店面前面摆着小红书的推广打卡广告……。


食神
聪嫂冰室
味道还行,女生可能会喜欢。类似于咖啡厅,适合好友几人在这落脚说会儿话。


聪嫂冰室
合益泰肠粉
这里的肠粉是真的像肠一样,圆圆的、滑滑的。吃下去的第一口很惊艳,但吃多了会有点腻。肠粉不贵,买完在旁边小胡同站着吃。


合益泰
深仔记茶餐厅
这家店非午餐供应时间(大概十一点后)是不能点面之类正餐的。早餐供应时间可以点三明治这些。味道还可以,就是我总感觉滑蛋里面的牛肉没熟透,不敢吃。




深仔记茶餐厅
富豪雪糕
在维港天星小轮附近碰见的,味道还行。等待同伴上厕所的时候吃一个雪糕还是挺舒服的。据说是要靠运气才能遇到富豪雪糕车,为啥后来我在深圳也看到了呢……


富豪雪糕🍦
两草
这家餐馆是小红书上很多人安利的。味道的确没让我们失望,是我们吃的这几家饭馆里口味最好的,完全不用担心踩雷。





两草